日期:2025-10-04 09:16:15

彭程是明朝中期的一位直言敢谏的官员,出生于鄱阳。成化末年考中进士,弘治初年被任命为御史,负责巡视京城。
初任御史,敢于执法
当时,北方蒙古降人聚居在京郊,不少人沦为盗贼。一旦惹出事端,他们便去依附权贵或宦官,借此逃避惩罚。彭程察觉到这一问题,常常在他们投靠之前先行抓捕,有效打击了不法之徒的气焰。
后来,他被调往两浙巡视盐政,随后又改任光禄寺少卿。
上疏反对修建皇坛
弘治五年,彭程上疏,直言光禄官员正在建造皇坛,而皇坛原本是先帝宪宗用于斋醮的场所,理应废弃。他指出:
- 皇坛无用,耗费的是百姓血汗。
- 宪宗当年听信邪说,以为能延年益寿,但事实证明荒谬。
- 若此事是孝宗皇帝的意思,请陛下立即停止;若是下属逢迎,则应治罪。
展开剩余71%这份奏疏触怒了孝宗。皇帝认为彭程借机贬斥先帝,遂将其下狱,并交刑部定罪。
命运多舛,朝野求情无果
刑部尚书彭韶认为彭程虽言辞激烈,但出于忠心,请求以罚赎罪,仍可复职。然而孝宗坚持重罚,甚至判其死刑。彭程之子愿以身代父,但皇帝依旧不允。
当时另一位御史李兴因滥用酷刑被捕,与彭程同案。孝宗下令斩李兴,流放彭程一家。英国公张懋和群臣上书,认为:
- 李兴虽有罪,但不该处死。
- 彭程是言官,说话激烈不该获重刑。
在众人劝谏下,孝宗最终减轻李兴之罪,却拒绝宽宥彭程。
家族困境
彭程无兄弟,家中仅有年迈母亲李氏。李氏上书请求将儿子发配到离家乡近一些的地方,好方便照顾。朝中官员也援引唐代刘禹锡被贬时“因母年老而改派近地”的典故,劝孝宗施恩。然而孝宗仍未答应。
彭程最终被发往广西,带妻子和儿子戍守。后来,儿子在当地考中举人,孝宗才念及老母,将其放回。
身后遭遇
彭程去世后,宦官刘瑾当权,诬称彭程曾侵吞公款,欲抄没其家。然而彭程早已贫困,仅有一名孙女,几乎无财产可 confiscate。刘瑾竟命人将孙女卖掉,把所得据为己有。
此事激起百姓同情,人们为彭程及其家人的遭遇而潸然泪下。
小结
彭程的一生,正直敢言,却因触怒皇帝而蒙受大祸。他不仅在世时被流放,死后家人仍受牵连。世人多记住的,不是他的过错,而是他敢于直言、心怀百姓的忠烈之心。
发布于:天津市凯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